外储耗尽物价就会失控
2016-10-22
实体凋敝,金融暴走,是一种极不稳定的状态。
维持着这种状态,需要汇率相对稳定,投机相对稳定,物价相对稳定,社会相对稳定。
这需要需要不断消耗外储,投机市场不断上涨,或者不断出现新的投机热点,
各种商品供应充足,也需要失业率不能太高。
这四个条件显然都难以长期稳定持续存在。
这种本币忙着投机,抛售外储维持汇率,进口海外商品平抑物价,商品倒灌,
表面一片繁荣的局面不会维持很久。
外储耗尽、投机崩盘、物价失控、社会动荡,四者互为因果。
出现一个,就必然出现另外其他三个。
为了避免投机崩盘,就要不断地注入货币。
停止注入货币,不能借新还旧,债务危机就会爆发。
那时,资本会迅速外逃,抛弃本币兑换外汇。
另一方面,资本互相兼并,最终散户被收割殆尽,只剩下少数寡头,投机很快就会终止。
本币不断升值,或者汇率长期居高不下,货币供给长期居高不下,
外贸盈余下降,外汇储备不断下降是大趋势。
开放经济体,货币供应量长期世界领先,必然导致资本流出,商品流入。
这时,如果汇率相对稳定,随着国内物价、房价不断上涨,
必然出现进口货相对便宜,国内房产相对昂贵的现象。
买进口货,移民海外是很自然的选择。
社会动荡也会导致移民增加。
无论是买进口货,还是移民,都必然导致外汇储备的下降。
因为汇率高,进口货便宜,通货膨胀可以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于是,出现了一面印钞,一面物价相对平稳的假象。
外储耗尽直接导致几个问题,
本币价格迅速下跌,本国货币和资产被抛售,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推动物价上涨。
那时,简单地说,除了房产、股票和债券,什么东西都涨价。
如果不能理解这个情况,可以参考俄罗斯近期发生的事情。
有人说,外汇储备没有用。
实际上,没有外汇储备,大规模印钞必然导致本币贬值,
没有廉价的进口货平抑物价,物价马上就上天。
投机焦点总是不断更新。
炒作一种产品,很容易出现溢出。
没有什么商品的价格能一直飞到天上去。
一方面,一种商品价格上涨,难免引起供给增加,改变供给关系。
另一方面,一种商品价格离奇上涨,必然使其它商品价格显得偏低。
所以,只有不断更新,不断出现价值洼地,才能不断吸引投机资金滞留在投机市场。
问题是,炒完股票炒房子,炒完房子炒什么?
回过头来接着炒股票?
那就首先需要解放那些在高点位套牢的散户——
除非货币供给极度丰富,否则自己抛出去的投机品,自己在接回来,
给别人当解放军,傻瓜才会这么做。
所谓,其它商品,必然也包括外汇。
国内投机越激烈,各种投机品价格上涨越多,汇率越稳定,外汇越容易成为价值洼地。
一旦外汇成为价值洼地,很容易出现资本外逃,外储很快就会耗尽。
越到金融暴走的后期,经济政策的制定者越担心热钱冲出国门,
于是不断制造投机热点,试图留住这笔热钱,
结果是热钱规模越来越大,越容易冲出国门,或者冲进生产生活必需品市场。
这些货币如果冲出国门,就会导致本币暴跌。
如果冲进生产生活必需品市场,就会导致物价暴涨。
为了避免这些货币冲出国门,就要保持高汇率。
高汇率一方面可以使外汇缺乏吸引力,
另一方面可以相对廉价进口商品,控制物价。
本国央行放水越多,物价上涨越快,泡沫越大,本币汇率越高,
为了维持歌舞升平的局面,外储消耗越多、越快。
但是,这对国内产业是进一步的毁灭性的打击。
本来国内市场就消费不足,进口商品又占去很大一部分,国内企业更加困难。
放开商品进口,保持本币汇率不变,不断印钞放水,其实是绞死本国企业。
那些暂时还活着的企业,也会尽量压缩产能,变现货币,加入投机大军。
于是,投机大军在一段时间内,能从凋敝企业、凋敝行业和凋敝地区不断地获得援军。
实体产业的凋敝,进一步促进金融投机暴走。
外汇储备消耗到一定水平,就无法维持汇率,本币出现下跌的风险。
那时,国内的巨额热钱必然冲出国境。
境外投机基金会趁火打劫,加速外汇储备下降。
但是,如果认为境外投机基金是本币下跌的根本原因,就本末倒置了。
认为铲平了境外投机基金,就万事大吉,那就是自欺欺人了。
生产生活必需品也可以投机。
投机完股票和房产以后,很可能投机生产生活必需品。
一场农业歉收,也可能刺激生活必需品投机,导致价格暴涨。
不论是实体产业凋蔽,还是投机终止,都会导致大批贫困人口,危及社会稳定。
市场经济之中,财富金字塔无处不在。
现在,首先凋敝的是二三线城市和生产性地区。
财富从二三线城市向北上广的房地产和金融业汇聚,二三线很快就会枯竭。
当一线大城市和金融性地区还歌舞升平的时候,这些地区已经揭不开锅了。
于是,各种讨薪事件此起彼伏。
当地政府难免陷入困境:经济萎缩,财政枯竭,失业增加,无力维稳。
事情不会到此为止,这些地区的人口和资金会迅速向一线大城市和金融行业流动。
无论是当地的富豪还是穷鬼都会向一线大城市转移。
社会动荡必然加剧资本外逃,使外储迅速消耗殆尽。
那时会出现国内投机品(房产、股票)被抛售,
国内投机品找不到接盘侠,
资本外逃,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推动物价上涨。
这时,本国会努力冻结多余的货币,避免本币成为没人要的废纸。
具体操作一方面会提高利率,一方面会压缩贷款,
一方面会主动贬值,减少货币供应,把物价控制住,减少资本外逃的压力,
争取把本币留住,并逐步改变国际贸易情况。
所以,那时本国国内贷款会异常紧张。
许多还能勉强维持,但是需要以贷款为流动自己的企业会被活活绞死。
至于银行,则会有大量的不良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