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刺激是问题的根源
弗里德曼的名言“价格是一种货币现象”,在日本房地产泡沫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日本前央行总裁速水优检讨说:“围绕当时泡沫的发生及扩大,
金融政策在什么方面负有责任这一问题,
我认为重要的是,在景气恢复已明确化了的1988年下半年以后还比较长地维持低利率,
使得这种低利率将永存下去的期待在一般人的心中扎下了根这一点。
这是泡沫经济扩大的原动力之一,对于这个无法否认的事实,必须深刻反省。”
日本的货币政策可分为三阶段:
1)从1986年1月到1987年2月,日本银行连续五次降低利率,把中央银行贴现率从5%降低到2.5%,
不仅为日本历史之最低,也为当时世界主要国家之最低。
另一方面,日本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下降,导致实体经济贷款需求下降。
因此,从197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的银行开始扩大房地产贷款。
过剩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
2)1987年为对付可能的通胀,美、德相继提高利率,
而日本银行维持贴现率在2.5%的超低水平上不变,
一直到1989年5,实施超低利率政策27个月。房价进入最疯狂阶段。
3)1989年5月至1990年8月,由于担心资产价格泡沫,日本央行开始紧缩货币,但为时已晚。
日本银行五次上调央行贴现率从2.5%至6%。
大藏省从90年3月起实行抑制土地信贷政策,控制对房地产信贷总量,
同时央行通过“窗口指导”要求所有商业银行将当年四季度新增贷款减少30%,
91年商业银行停止了对房地产的贷款。
货币政策的突然转向挑破了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