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人传统:明-天启
2016-10-31
清皇太极之天聪元年,(1627年,天启七年),
“国中大饥,斗米价银八两(天启时金一两合银十两),人有相食者。
国中银两虽多,无外贸易,是以银贱而诸物腾贵。
良马银300两,牛一银百两,蟒缎一,银百五十两,
布一匹,银九两。”(《清太宗实录卷三》)
“天启辛酉,延安、庆阳、平凉旱,岁大饥。
东事孔棘,有司惟顾军兴,征督如故,民不能供,道谨相望。
或群职富者粟,惧捕诛,始聚为盗。
盗起,饥益甚,连年赤地,斗米千钱不能得,
人相食,从乱如归。
饥民为贼由此而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