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人传统:明-崇祯年(上)
2016-10-31
明崇祯四年(1631年),皇太极攻大凌河,祖大寿死守,
史载“旋有王世龙者,越城出降,言城中粮竭,
商贾诸杂役多死,存者人相食,马毙殆尽。
……大寿欲突围,不得,与约许至锦州取妻室,乃誓而后降。”
(《清史稿·卷234 祖大寿传》)祖大寿疏奏:
“被围将及三月,城中食尽,杀人相食。”(《崇祯长编》卷五二)。
《清太宗实录·卷十》亦载:“明大凌河城内,粮绝薪尽。
军士飢甚,杀其修城夫役及商贾平民为食,析骸而炊。
又执军士之羸弱者,杀而食之。”
崇祯六年(1633年),“河间大饥,人相食。”《明史·陈三接传》
崇祯七年(1634年),“太原大饥,人相食。”(明史·五行志)
崇祯九年(1636年),“山西大饥,人相食。”(《明史·庄烈帝纪》)
崇祯拾年(1637年),浙江闹饥荒,父子、夫妇、兄弟相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