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1
  • 2
  • 3
  • 4
  • 5

经济专题

银行掩债难支危机将爆

2016-12-13

    杨天衡-时事评论员
    银行负债比重太高一直是中国经济的大隐患,
    大大小小的银行彼此赊借渡日,十个茶煲七个盖可能到现在只剩三个,
    待最後一根稻草降下,整个体系就会骨牌式崩溃。
    大家都预期那一天来临,却没人知道时候,
    个个都拚命拖延,最後能成功跳船就不算输吧。
    内地银行其中一个掩饰负债的狡猾方法是以「投资」巧立名目,
    利用朝三暮四的会计方法美化帐目,
    把报表上「债项」的那个负数大笔大笔地拨入「投资」,
    那究竟全国三十二家上市银行用这个方法一共收藏了多少负债呢?
    《华尔街日报》作出统计,数字是两万亿美元,占整体负债两成。
    这笔庞大的「资金」到底投资在哪里呢?
    答案是房地产市场,
    南京银行在海门和南京投资的房产项目基本上是空的,
    卖不出去自然收不到钱。
    另根据2015年的市场调查,主要城市的房屋空置率介乎22%至26%,
    这已算最保守的估计,
    连同二三线城市的过度发展问题,鬼城处处,绝有机会超过三成以上,
    远远超出积压商品房的国际标准。
    内地近月不断出招为楼市降温,表面上可避免楼市爆煲,
    但这把双刃剑实际是把压力由房地产转移到银行,资产价格下跌加重其营运负担。
    如果房地产市场萧条或崩盘,这些贷款可能迅速压倒贷款人,
    到时中国政府就只有学2008年金融海啸时美国的做法,
    动用公帑去救不良资产,但届时恐怕没有那麽多的本钱。
    11月中国外汇储备结余大跌至三万亿关口,创本年单月最高跌幅,是预期的两倍。
    资金外逃速度比想像中加快,虽然政府已推出多项措施限制走资,但趋势仍然扩大。
    人民币贬值亦是加速走资的主因,单月已贬值1.6%,
    而走资亦加速了人民币贬值,构成恶性循环。
    这次经济危机可归咎於计划经济只顾指标而不设实际的弊病,
    为创政绩透支了未来的经济成本。
    内地定下2020年前每年经济增长最少6.5%的目标,
    但靠出口和内需绝对难以维持这个增长,
    所以各级银行都收到最高指示,要通过大量发行信贷来催谷经济增长。
    无论项目是否具有经济意义,银行官员都期望靠政府关系而得到偿还。
    既然政府肯做担保,也不怕把钱倒入劣质资产,
    但到索偿之日,谁能担得起?
    11月的中国进口数据出炉,原本预料会下降1.3%,
    却意外地增长了6.7%,於是就有人论断说中国的工业复苏了,
    铜铁石油需求上升了,产能又闯一番业绩了。
    你不得不知的是中国的进出口笃数非常严重,
    企业藉报大数去把人民币洗成美金非新鲜事,
    但一查港口的吞吐量就会露馅。
    数字反预期地增长还有另一个原因,
    就是10月的积压了太多船运订单到11月才处理,形成小阳春的假象,
    不要忘记九月全球最大船运公司之一的韩进海运申请破产保护,
    物流大受冲击,各国面临扣船危机,
    11月的数字只反映其中一部分事实而已。
    所以,这一浪杀过来谁也不能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