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1
  • 2
  • 3
  • 4
  • 5

经济专题

竞争力下滑的“中国制造”

2016-12-13

    日经作者村山宏发表分析文章
    有称在中国为美国苹果组装产品的台湾鸿海精密工业正讨论到美国进行生产一事,
    另外媒体也曾传出过苹果要将产品线转移到美国生产的消息,
    但是这次似乎有理由让人相信,这些都不是在虚张声势,
    原因是即将上任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宣称,要对中国产品提高关税。
    苹果曾于2016年6月询问鸿海能否在美国生产iPhone。
    这一时期恰好与特朗普在总统竞选中大肆批判苹果将生产委托给中国的时期相重合。
    众所周知,鸿海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服务商(EMS)。
    该公司以苹果的iPhone为中心,通过在中国受托生产知名企业的产品而发展成为巨型企业,
    此前还收购了夏普。
    虽然是台湾企业,但2011年前后仅鸿海一家企业就包揽了中国进出口额的近6%,
    可以说是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中国的代表性企业。
    不过,随着中国人工费的暴涨,
    苹果和鸿海转变了生产向中国一边倒的情况,
    正在向巴西和印度等拓展工厂。
    顺着这股趋势,此前偶尔也出现了会向美国移转生产的消息,
    但在美国生产的话成本会大幅上涨,
    因此最终也没有做出最终决定。
    不过,如果对中国产品征收高关税的话,
    向美国移转生产就可能不再是句空话了。
    但话说回来,即使不被征收高关税,中国产品似乎也渐渐在美国丧失竞争力。
    从2015年起,中国媒体就多次刊登一篇题为《中国制造正从美国市场里消失》的文章。
    文章介绍称,在美国购买了7件耐克、阿迪等运动品牌的服装,
    其中只有一件为中国制造。
    这篇报道中附上了所购产品标签的照片,
    上面记载的产地分别为越南、印度尼西亚、埃及、孟加拉、泰国和中国。
    还提到了松下和三星电子等电子产品企业撤离中国的情况,
    流露出了相当强烈的危机感。
    该报道被屡屡转载,这本身或许也是整个中国社会均意识到了事态紧迫性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