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用于布衣任官的名词
2016-12-21
征(征召,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史记 吕太后本纪》:“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
辟(音bì,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晋书 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当初受司徒府征召,拜官为佐著作郎)
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三国志 魏书 郭嘉传》:“(荀)彧荐嘉。”
举(推荐,推举,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孟子 告子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或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战国策 秦策二》:“不如召甘茂于魏,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三人者,皆张仪之雠也。”
提(提拔)《北史 魏收传》:“然(魏收)提奖后辈,
以名行为先,浮华轻险之徒,虽有才能弗重也。”(名行:名望和德行)
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