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毒瘤
2016-12-25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这是一句非常平实的话,但对中国就是一个炸雷。
11月27日,《房地产调控政策与市场前景》闭门研讨会中,
任志强发表关于房价的讲话:“2017会比这一轮涨得更高!”
瞬间,任志强的讲话刷爆朋友圈!
12月3日,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在财新峰会上称,房地产行业虽然相较于过去难赚钱,
但是走其他行业是没有出路的,万科还是要乖乖干建筑商的活,当总承包商。
相较于其他行业,相比海尔、TCL等公司来看,房地产还是油水大的多。
任志强和王石是中国房地产企业的代表和代言人,也是高房价的鼓吹和推动者。
之所以对高房价这么有底气,因为他们的观点是:中国政府靠房地产养活,
政府不可能革自己的命不要房地产了。
房地产行业多年畸形发展催生了畸高的房价,
两个重要原因就是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和房地产持有环节无税负。
在房地产野蛮生长的时期,投资、投机住房一度成为快速致富的捷径,
投资投机性需求兴风作浪,使得住房成为少数人牟取暴利的工具,
不仅造成正常的住房供需关系被扭曲,
更令房地产业偏离了居住的本质属性和改善民生这一目标。
这不仅提高了企业经营成本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成本,
也加剧了社会贫富差距,进而直接绑架了中国经济。
毋庸讳言,疯涨的房价已严重脱离了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和经济的基本面,
潜藏巨大风险。
而房地产的危害是破坏了中国经济。
当前,我国实体经济既有上扬动力,也有下行压力,
总体处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
但资产价格飙升,使得一些企业脱离主业,赚快钱之风盛行。
前一段时间,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出售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房产,
而从中所获得的收益更是远远超过了经营主业所得,
这便是资产价格飙升对经济扭曲的现实写照。
做实业不如做投机和投资赚钱多、赚钱快,
比较利益诱导要素加速流向非实体经济。
“宁炒一座楼、不开一家厂”的盛行,
既使大量资金“脱实入虚”加剧泡沫,
又进一步助长了“一夜暴富”的浮躁社会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