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面对这社会?(下)
2016-12-31
政治包涵两层含义,“政”指的是领导,“治”指的是管理。
“政”是方向和主体,“治”是手段和方法,治是围绕着政进行的。
所以,政治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后宫争斗”,
它的好坏与否,从大的方面说影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前途。
比如,我们近现代以来很多的政治灾难,也都与当时的政治的混乱有莫大的关系。
而我们今天之所以还有一点点做人的尊严,在起码的物质上有所发展,
也跟政治的风向转移直接相关。
从小的方面說,政治也影响着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大到个人的权利如何保障,征不征房产税,如何断绝毒奶粉、毒疫苗的流行等;
小到一条马路走向的设计,一座公园的选址等,都与政治有关。
而我们社会的诸多恶行之所以屡禁不止,从根本上说,也与我们现在的政治生态有关的。
试想,倘若是在一个政治民主的国家,上面的问题还会一而再,再二三的出现吗?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觉得政治与已无关呢?
我以为,大约有两个主要的原因。
一是我们是个集体受过政治创伤的民族,在过去的极权时代,
政治就仿佛是一条脱缰的猛兽,将每个人都撕咬得遍体鳞伤,
以至于这政治的创伤通过先辈的记忆传递让我们对政治产生恐惧,本能得避开政治。
二是我们现有的政治制度,实在是还算不上一个民主的政治,
许多的事情都与我们普通人无关,许多的问题,我们也无从努力,
就算努力了也无法改变,甚至连法律规定的一些权利也无从保障,
久而久之,对政治的态度自然就变成了冷漠。
但这是一种被迫的被动远离,而并非政治真得就与我们无关。
恰恰相反,面对如此的政治,我们更需要积极地抵抗,否则,这个社会只会更加的沉沦。
也许有人还会认为,自己是比中士安东·施密德更为平凡的人,
根本无法像他一样去完成那样的壮举。
没关系,我在这里也并不提倡大家去作激烈的抵抗,更不提倡流血,甚至付出生命的抵抗。
事实上,在我们的身边,如同我们般的平凡人正在采用各式各样的姿态进行着抵抗。
有人用散步的方式抵制不合理的要求;
有人用法律来守护社会的正义;
有人以公民行动来捍卫自身的权利;
也有人用教育来续存我们民族的智慧。
不管怎样,重要的不是抵抗的结果,而是抵抗的意愿和姿态,
哪怕是你在看到标有污水治理的河段里依旧污水四溢时,
打一个监督电话去发出你的质疑,这也是一种有姿态的抵抗。
正如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内格特所说:
一个社会的体制的命运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要看民众对“共同生活会受损害”有怎样的担忧;
其二,要看民众是否愿意对整个社会福祉承担政治责任,
以及这个意愿的强烈程度的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