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最早爆出攀枝花国土局长会上枪击两人,市委书记遇难,市长重伤云云。
再等到正式消息传来,市委书记、市长原来都只是轻伤,
行凶者也已自杀,群里更是啧啧声一片。
吃瓜群众看热闹之余,竞相为凶手惋惜的情绪,那是相当饱满。
我更关心的是岁末年初,举国重霾中,
这种异常饱满一戳即破的社会情绪。
你看,大家围观这条新闻,有猎奇的兴奋,
也有看热闹不怕事大的起哄,
还有各种夹枪带棒的冷嘲热讽。
唯独没有看到任何悲伤。
朝野上下,似乎真的在盼着出事,在等着看热闹。
羽戈兄随手发的一条朋友圈,更为准确。
转来此地:
枪案传播,最见人心。没有同情,只有猎奇、惊叹与幸灾乐祸。
及至传来书记未死的消息,反而激起一片遗憾之声,诚可谓人心惟危。
此外,我还想起了一个论断,所谓乱世,不仅指向秩序,还指向人心:
人心不再思治,而是思乱。
我看,人心未必思乱,思变是肯定的。
2017年,就在这种略显怪异又合乎逻辑的心态下,
响起了第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