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维持房地产泡沫稳定
2017-01-22
这是2016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既定方针,
那句颇有习氏风格的话“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就在此次会议后广为流传,
“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就是要维持有价无市的状态。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话放之四海而皆准,
但在中国至少迟来了七、八年。
因为中国的房地产早已严重过剩,远超居住需要。
官方数据是户均1.2套住房,另外还有总库存约100亿平方米。
无房户极少,而且穷人也根本买不起这么昂贵的住房。
房地产发展至今,全因中国经济患上了严重的房地产依赖症:
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度高达60%左右,
房地产业占到GDP的6.6%和1/4投资,
直接相关产业达60个,早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命脉。
数据显示,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高达24.1%,对于关联产业的拉动效应约为2倍。
从居民家庭财富来看,房地产占比约在68%左右。
对政府来说,中国的房地产早就如同美国的华尔街一样,到了大而不能倒的程度,
每逢危机来临,政府不得不动用纳税人的钱全力拯救。
中国的房地产还有一个功能,即央行的货币储水池,
用信贷支撑房地产市场,早已成为中国政府的经济维稳之道。
政府早就发明了一整套控制市场的方法,比如限购、限售、限价,想用哪种就用哪种。
从20世纪以来,全世界共发生过一百多次房地产危机,
但中国政府的控制方式却是唯一的种类,政府兼做庄家、卖家和裁判者。
房地产维稳的意义在于保持市场信心,而不在于实质,
只要泡沫没穿,房地产业欠银行的债就能挂在帐上,不成为坏帐,
银行帐目就可保持表面光鲜;
居民家庭财产在帐面上就不会缩水,
也因此不会产生强烈的恐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