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人类个体而言,人对事情的忍耐强度会因为人所处社会人生的位置不同而不同,
对一个小贩来说,摊子被城管掀翻或者遭到殴打,就是最大限度,
他就有可能成为以死相搏的夏俊峰或者杨佳,
而三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的忍耐强度显然要比夏俊峰和杨佳大出许多。
林冲妻子去东岳庙上香,被殿帅府太尉高俅的义子高衙内调戏,
林冲思前想后,选择了忍耐;
高太尉设计以看宝刀为名将林冲诱入太尉府白虎堂,
高俅指控林冲携刀意欲行刺,林冲百口莫辩,高俅将其刺配沧州……
就是在这样的时候,林冲仍旧选择了隐忍,
这是因为他很难把自己置放到被主流社会完全摒弃的位置,
他还对命运抱着幻想。
然而在事情的那一端,并没有就此止步,
公差董超、薛霸被高俅收买,在押解的路上图谋杀死林冲,
幸得鲁智深相救才幸免于难;
林冲在草料场又遭到昔日朋友陆谦、高衙内亲信富安暗算,险些丧命……
林冲这才如梦方醒,意识到高俅加害于他的远不止发生过的这样简单,
那个高高在上、掌握着生杀予夺大权的人是一心想置他于死地的。
也只是到了这个时候,林冲才突然发现,事情已经逾越他所能忍耐的极限,
遭难以后一直不肯杀人的他,忍无可忍,无须再忍,终于发作起来,
提枪戳死了陆谦和富安,
这位断了人生后路的昔日禁军教头,冒着漫天风雪连夜奔赴水泊梁山……
那个无道的社会终于为自己制造了一个合格的敌人。
可以认为,其他梁山好汉基本上都是沿着林冲这个轨迹走向与社会对抗的梁山之路的。
从隐忍妥协到以死相搏的距离如此之近,中间只隔了一条线,
这条线就是对善恶、美丑、真假的判断标准以及由此划出的底线,
用伯林的话说,是人类安全的"绝对屏障",它是不能被洞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