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可以换一种方式表述:人,无论身处何种社会位置,
无论用何种方式讨生活,在只有人类才具有的精神领域,
无一例外都依存于将善恶、美丑、真假作为最基本价值判断的社会系统之中,
这是维系人类过有尊严生活的最后一道屏障,
在这个屏障的后边,人是安全的或者说基本上是安全的;
逾越了这个屏障,人也就丧失了生命安全,
进入到了必须做出选择的生死之境。
英国政治哲学家以赛亚-伯林用几近相同的语言描述过这个屏障:
"无论法律作何规定,从道德上说,人类使用某种‘绝对的屏障’
以阻止某些人将他们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终究是正确的道理。
在这个意义上,一个社会、阶级或群体的自由程度如何,
便取决于这些‘屏障’的力量如何;
同时,也要看这些群体为他们的成员(如果不是全体,至少也包括他们之中的许多人)
所保留的通道多寡及重要性如何而定。"(以赛亚-伯林:《自由的两种概念》,1958年)
在大多情况下,人类社会的这个屏障都很不坚固,
它经常受到侵蚀,所以人们才时常发出"生活不完美"的感叹。
然而你也必须注意到,人们发出这种感叹的时候,事情还没有越界,
还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以内,人还没有被推到绝对的黑暗之中,
还处在并非非黑即白的灰色区域,
这意味着人类还有余力、有手段让生活变得完美起来。
人类的大部分故事都发生在这个灰色区域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