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融资周期小高峰伴随政策收紧和强势美元戛然而止,
Orient Capital一份研究报告认为,中国房企将于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初迎来偿债高峰。
这意味着,中小房企或将不得不面对一场潜在的流动性危机。
预计仅到期公司债一项就将达到5440亿元人民币。
根据中原地产的数据,中国房企2016年通过私募债、公司债、中票等方式融资1.14万亿元,
同比增26%,并首次突破1万亿元。
但是从去年10月起,由于国内融资政策收紧及强势美元,房企的融资渠道阻塞。
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房企将面临剧增的财务成本,
进而可能遭遇潜在的流动性危机。
其中中小房企首当其冲。
海通证券姜超发现,16年中报显示,嘉凯城、天津松江、云南城投等企业净负债率均超过500%,
且较一年前仍有大幅增加。
而万科、招商、金地、华夏幸福的净负债率均在100%以下。
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为抑制地产泡沫,
监管层于2016年三季度起收紧了房企融资的多个融资渠道,
包括交易所发债、银行间市场融资等。
地产行业外部融资现金流拐点将至。
包括:10月19日,交易所疑似“一刀切”式暂停地产公司债,
其中包括已经拿到无异议函的项目。
10月21日银监会召开三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
明确提出,要严控房地产金融业务风险,
严禁违规发放或挪用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
加强理财资金投资管理,严禁银行理财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
近日高层要求证监会和发改委收紧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
包括不能在境内发债,不得到H股上市融资,境外发债也将趋严。
中国房企的现金流危机最终可能不得不软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