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下跌后的几种情况
2017-02-04
第一、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大量人口正在从内陆涌入北、上、广、深。
所以,可以预期的是,北、上、广、深房产价格下跌的幅度,
要远远低于内陆二、三、四线城市。
第二、城市中心区、小户型,尤其是北、上、广、深的中心区小户型,往往非常扛跌。
尤其是在全国经济萧条,大批无业游民失去固定职业的时候,
他们会进入就业机会相对较多的北、上、广、深的中心区,
好歹找一个落脚的地方,哪怕群租、混租,
甚至两个人租一个铺位,只要能睡觉就行,
然后去寻找临时短工,努力糊口。
所以,这种城市的中心区小户型,完全可能因为供不应求,而逆市上涨。
相比之下,因为部分富豪破产,有资格的接盘者很少的原因,
豪宅的价格的下跌幅度往往比较大。
第三、不出意外的话,这些城市会出现贫民窟。
那些外来人口聚居地地区,流动人口多,犯罪机会成本低,
会出现治安下降,中高收入阶层流出,低收入阶层涌入的情况。
最终,老住户们想不走也不行。
这些地区的房价很可能长期低迷——
因为大批老住户的陆续搬走,而愿意接手的人并不多——
自住,不安全;收房租,不刺龙刺虎,对付不了那些租户。
当老住户们大批搬走以后,房价反弹——
此时的房屋所有权,往往已经高度垄断到那些刺龙刺虎的房东的手中了。
没有两下子,是当不了《功夫》之中猪笼城寨的包租公和包租婆的。
对普通人来讲,买到这样的房子,只能自认倒霉。
第四、出现贫民窟地区。
目前看,一是支柱产业破灭的地区,类似美国的底特律。
这种贫民窟,是鬼城型贫民窟。
二是外来人口大量涌入的交通发达、房屋老旧的三不管,
类似美国纽约的布鲁克林。
这样的三不管肯定会出现,具体在哪里,不好说。
一旦出现,就会出现聚集效应,大量流动人口,向该处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