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1
  • 2
  • 3
  • 4
  • 5

经济专题

居民收入结构导致房价高企

2017-02-06

    来源:lixunlei0722-作者:李迅雷
    大家经常喜欢用房价收入比或房价租金比证明中国房价过高,
    但普遍忽视了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低估的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4年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抽样调查数据推算,
    2014年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总额为21.61万亿,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6.49万亿,
    加总之后为28.1万亿;
    同时,国家统计局又公布了“2014年住户部门实物交易资金来源_可支配总收入”为39.11万亿,
    则住户部门可支配总收入超过居民部门可支配总收入11万亿。
    从相关统计解释看,“住户部门”应包括住户、个体工商户和非公司私营企业以及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等。
    但即便把个体工商户等后面三类的可支配收入剔除(假设有3万亿),
    仍难以解释住户部门可支配收入与抽样调查所获得的居民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巨大缺口。
    也就是说,中国的实际房价收入比并没有那么高。
    由于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低估,居民收入结构中的贫富差距可能比公开的数据更大,
    因此,在居民的资产配置方面,财富一定会向少数人集中,
    富裕阶层拥有的房产数量或许超出大家预期。
    少数人拥有大量住房,使得一二线城市的社会房源更加紧张,
    这又导致住房供不应求,房价居高不下。
    如果用中国房贷余额占2000年至今居民所购住房总市值的比重来计算,
    大约为20%左右,如果按住宅总市值来计算,估计只有10%左右,
    相比目前美国的40%,中国居民购房的杠杆率水平其实很低,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高收入群体的购买力很强,
    统计局的数据大大低估了这类群体的实际收入水平。
    同时,也可以解释为何在货币扩张规模如此之大的情况下,
    这么多年来通胀的总体水平不高的一个原因,
    即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不够快。
    因为高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主要用来投资,
    尽管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对贫富差距在缩小,
    但绝对差距在扩大。
    居民收入结构的改善一般要经历较长时间,
    若不通过经济危机事件等意外,贫富差距的缩小很难实现,
    这也意味着持续了那么多年的高房价、高股价等资产荒现象
    仍然难以在今后几年内就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