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1
  • 2
  • 3
  • 4
  • 5

网络精典博客转发

逆淘汰使中国人越来越奸诈

2017-02-16

    逆向淘汰现象,自古就存在。苏轼胞弟苏辙,将逆向淘汰归结为“君子斗不过小人”。
    民间的说法是“好人无好报”,或者“好人命不长,祸害活千年”。
    逆向淘汰现象,或许大家并不陌生。
    比如,相同经营条件下,依法纳税的商家,获得的利润低于偷税漏税的商家;
    相同生产规模下,安全和环保达标的企业,获得的效益小于不达标企业;
    同一医院的门诊,不乱开处方的医生,获得的收入小于随手就开出成百上千元药品的医生;
    在某些领域,有独立思想或独到见解的人,通常会被缺乏思考能力、毫无观点的庸人淘汰出局。
    “淘汰”本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
    在人类社会中,则是选拔人才的最有效机制:
    按照同一规则和程序,通过公平竞争,实现优胜汰劣。
    与此相反,“逆向淘汰”则是按照“潜规则”,通过暗箱操作,将人才驱逐出局,把空间留给庸人。
    逆向淘汰的通常结局是:文化高的败在文化低的手里,有本事的败在无本事的手里,
    说真话的败在说假话的手里,有良心的败在无良心的手里,
    人格高的败在人格低的手里,忠臣孝子败在奸佞小人手里。
    越是不民主的“一言堂”,越是武大郎开店的地方,这种现象就越普遍越严重。
    金大侠在《鹿鼎记》中,借韦小宝的口说:“拍马屁的人无真本事,有真本事的人不拍马屁。”
    这话接近于真理。劣币若与良币等值,劣币必然驱逐良币。
    长此以往,社会将陷于诚信危机和“囚徒困境”。
    即谁都不相信竞争者会遵守规则,谁都怀疑对手更卑鄙无耻;
    于是,大家都热衷于破坏游戏规则,大家都趋向于更卑鄙无耻。
    逆向淘汰的恶性竞争不断升级,必然渐渐泯灭社会良知。
    如果这样的循环继续进行下去,人心会越来越险恶,因为善良则无法生存;
    舞弊会越来越猖獗,因为诚信则毫无机会。
    结局不难预测:社会将分崩离析,民族将走向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