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阵痛但不至于崩盘
2017-08-16
幽蓝深邃 于 2017/8/11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作者:陈小瑛;来源:樱桃小房子(cherryhouse2017)
对于中国经济,我觉得短期不乐观,但也没有那么悲观,崩盘的概率还是不大。
先说中国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问题,
从1980年代开始,学术界就说中国是投资饥渴症,投资过度,透支未来,一直到现在,真是经久不息。
到2000年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开始,中国出口大增,
经济学界又说中国过度依赖外向型经济,反正,投资和出口占比过高,内需不足都被认为不可持续,
现在又说出口靠不住,投资难以为继,不管怎么样,都有批评和悲观的声音在。
先说投资,比如铁公机,其实这些基础设施投资还是很有必要的,
当前的投资,在未来就会转变为消费,比如高铁,刚开始运行时坐的人还不多,大家觉得票价贵了,
但随着大家收入增长,慢慢支付的起了,而且又省时间,极大的提高了我们出行的效率。
反正没人能够解释和预见过去三十年,中国增长的奇迹。
到了今天,大家积累了三十年,储蓄了这么多财富,个人的负债不算高,
我们就有消费的能力,还不至于倒退吧。
老是拿中国和美国日本比较,比如M2和GDP的值,金融业占GDP的值,房地产总市值等等,
然后得出中国的问题有多大,马上要崩盘,
我觉得也没多大现实意义,毕竟发展阶段不同,
崩不崩盘,不是我们可以提前计算出来的。
每一次崩盘之前,都是经济过热,一片繁荣景象,然后通过加息,引爆泡沫破裂,
但我们除了房地产过热之外,好像总感觉实体经济很虚弱。
因为积累的问题确实比较多,09年4万亿的投资有些盲目,
后期资金跟不上,很多搞成半拉子工程,
然后地方政府就举债,现在债务也比较多,该淘汰的产能没有淘汰,最后又搞成过剩,
此外,房地产也有些拔苗助长了,比如现在的棚改,很多就是乱搞,把不该拆的都拆了,
特别是金融也有些过热,互联网金融根本就不是什么创新,
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一点没下降,结果搞出来很多骗子,等等问题。
我相信监管当局心里是一清二楚的,所以才提出了灰犀牛的概念,
提出要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整顿金融乱象,解决货币超发的问题,
要去杠杆,尤其是国企负债率,该死的死,该合并的合并,
还有地方债,不让乱发债,抑制房地产泡沫等等。
在这些问题全面爆发前,先建防火墙,先拆弹,显然是在解决问题,
如果视而不见,任由泡沫膨胀,最后等到经济过热,
通过加息来解决的时候,那就是刺破泡沫硬着陆了,只能等着崩盘了。
现在我们还有机会,因为CPI低迷,短期不存在通胀的问题,
今天公布的7月CPI才1.4%,连续好久都在2以下了,
这就意味着我们短期不用担心通胀,也不用加息,利率低好处太多了,
企业和地方政府投资经营的成本就低,虽然美国加息缩表,我们可能会被动跟随,
但这个窗口期还比较长,对我们的影响至少是明年以后的事了,
这就给我们处理这一堆问题留下了时间。
过去五年,局部会爆发一些危机,比如前几年的温州金融危机,
内蒙、山西的一些煤炭过剩危机,
今年又是山东省的企业债务问题,
我觉得只要不是全国的危机,局部危机错开爆发,
然后慢慢解决出清,反而是好事,
因为危机发生之后,调整完了,就是新经济的开始。
今年出口也确实是在好转,因为欧美经济在复苏,我们就受益,
出口好转,就是有利的外部环境,整体的经济保持稳定就有希望。
所以像房地产投资低一点也没关系。我们也有了空间来做转型升级调整。
所以,别对当前房价太乐观,也别对中国经济太悲观了。
真到了两三年后,市场对房地产肯定又是一片悲观,
会根据目前的什么租购同权、共有产权房、人口红利消失等等因素来判断,
房价不会再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