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GDP数据创近6年新低
2014-10-21
统计局10月21日公布数据,今年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3%,创下近6年内新低。
最近几个月,国内经济萧条,房地产持续下行,虽然中央采取了一系列刺激措施,收效甚微,为此,国际投行纷纷下调中国GDP预期。
此前,中央采取了一系列刺激政策,包括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放松房地产抵押贷款限制等,第三季度经济增速还是进一步放缓。
此前二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7.5%。
华尔街见闻报导,美国谘商会10月20日发布报告称,未来十年内,中国经济增速将放缓至3.9%。
谘商协会称,由于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回报率的下降、中国体制对经济市场创新的压制,中国经济的产出正在下滑。
与此同时,高盛、巴克莱等投行将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下调到7%左右。
媒体《每日经济新闻》10月21日报导,国家统计局发布今年第三季度经济数据前,大陆多个省份召开会议,讨论经济问题。
面对经济萧条,房地产市场持续下滑,一些地方官员承认经济形势严峻,完成经济增长目标艰钜。
不少地方政府将经济下行归因于融资难和融资贵。
专家表示,当前社会急需降低融资成本,无论是PPI还是CPI,都预示着当前经济通缩的风险高于通胀的风险。
另一个影响经济增速的原因被认为是房地产的下行。为此,地方政府重提房地产投资。
中央政府今年下半年收紧了地方政府的发债权,地方政府筹措资金的来源受到约束。
而实际上中国经济整个结构没有发生变化,还是要倚重投资,包括工业、基础设施和房地产。 基础设施的投资依靠举债,由于地方发债权受限制,这部分增长可能会受影响。
而工业投资存在产能过剩、财务费用高等问题,企业不愿意投资。
最后,只有房地产投资可能还可以对冲一点经济下滑的压力。重提房地产投资是大陆地方政府无可奈何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