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生存,自己与家人的人身安全是凌驾于其它所有因素的头等大事。
而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如何选择一个安全的居住地点,
以及如何准备紧急庇护设施,是保障人身安全的关键。
有些无忧无虑的人觉得,只要安分守己地呆在自己的家里就足够了。
但是,最近一百年的城市动荡历史告诉我们:
在非常时期的城市里面,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以何种方式出现险情,普通人是几乎完全无法预测的。
你平时的家,说不定会突然由于炮火袭击、空袭、地面武装攻击、洪水、地震、火灾、疫病隔离等各种突发的事件而遭到损毁,
或者使你需要躲藏或者重新寻找新的居所。
而且,这个过程所需要的事件也是难以预先估计的。
如果要有备无患,就必须遵守上面提到的“三倍安全法则”:
如果出现任何情况,你和家人必须要有起码三个可供躲避和临时生存的地点。
就算其中一两个也同时变得不可使用,起码还有一个最后的选择。
“隐蔽”,是城市紧急避难居所的最首要考虑重点。
虽然,地点离水源、食物贮藏、能源或者可耕种的农田越近越好,
但是如果为了更好的隐蔽性,以上这些好处或许要忍痛牺牲一些。
这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如果是战争或者动乱的情况,
“隐蔽”凌驾于其它所有因素之上,不可妥协。
但如果是应对和平时期的天然灾害等,隐蔽的重要性可以适当下降。
对隐蔽性的重视,是基于对人类自私本性的顾虑,
无论是战乱还是天灾,你周围的人都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变成坏人,
变成一个个为了夺取饮水或者食物而不惜伤害你或者家人的凶徒。
如果是战乱,就还有凶残的入侵军队,甚至本国军队,也难保不在城市战场里面犯下罪行。
如果能够呆在所有这些人的视线之外,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或许你说:“我不做缩头乌龟。我要为了保卫家人的安全而与坏人誓死战斗到底!”
这听起来很浪漫,很有英雄气概,也许你有一身好武艺,或者多种犀利的武器。
一两天你或许可以支持下去,但是如果是一两个月呢?甚至一两年呢?
家庭成员由于血缘上的紧密联系,往往是非常优秀的生存团队。
但是,家庭成员同时也是非常糟糕的作战团队。
试想,一个母亲永远不会愿意派自己的宝贝独生儿子去危险的地方寻觅食物,
或者做任何有风险的事情,而且总是担惊受怕,从而严重影响对情况的判断能力。
为确保安全,有效地隐蔽起来是最稳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