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泽谕吉当时提出的日本学习和赶超欧美,思路就是提高民智。
文明进步靠人民,不靠个别英雄;
最重要最优先解决人民的德智问题,其次是政治制度,最后是铁路、洋房、军器。
他提出“群体精神文明论”。
他用重火力批判了“道德能够推进文明”的复古迷昧。
进步是群体智德的进步。尤其是智力的进步,而非固守私德。
道德分私德和公德。
私德是个人内心活动的纯洁、严肃,
公德是社交行为的廉耻、公正、勇敢。
智力分为私智和公智。
私智是对某件事物道理的理解,某个物体的研究,
公智是分清事物的轻重缓急,能根据时间空间取舍的才能。
从历史上看,圣人都是鼓励私德的,本身也是私德楷模,
民众多数认为振兴国家就是复兴私德。
福泽严厉指出,国家的进步不能依靠私德,因为道德不可测量,不可学习,不可控制。
国家的进步也不能依靠宗教的推行,因为深佛两教讲的修德,与孔孟私德非常接近。
因此,学者不能把私德和私智,作为国家进步的关键。
国家的进步要务实,需要智力的开示,智教的兴旺。
群体提升公德、公智需要智慧,开智胜过修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