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陈诚考取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他的同桌是一个名叫朱家麟的河北小伙。
当时陈诚21岁,朱家麟27岁。
军校毕业后,二人都从底层军官做起,
1930年的陈诚已经是蒋介石的王牌嫡系第18军的上将军长,
而朱家麟直到1933年时还只是个上校团长。
1938年3月3日,日军以重兵进攻汤头。
汤头保卫战是台儿庄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朱家麟在开战之前反复勉励部属:“今日之战乃马关条约以来,中日两国一算总账的时候了,
我们要以必死的决心,争取国家民族的生存,错过这一机会我们想死也无地可死了。”
为了争取这“可死之地”,他率二二九团、二三○团在汤头与两万日军血战了六个昼夜。
在战斗的最后关头,一一五旅几乎伤亡殆尽,
就连平时几乎不上战场的文书、伙夫和马夫都拿起枪参加了战斗,
但最终汤头还是失陷了。
汤头保卫战虽然最终失利,但却为台儿庄战役的部署赢得了时间。
1938年5月11日夜,徐州会战中,庞炳勋命令朱家麟率残部掩护全军轻装突围,
朱家麟率部与日寇拼死血战,终于成功掩护主力突围,
但自己却陷于日寇重围之中,最终壮烈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