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
2018-03-05
观察人口增长模式转型,进入工业化阶段后,可以将人口增长速度分为上行和下行阶段: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初中期,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于农业自然经济存在,
生活成本较低,妇女受教育水平低,高生育文化习惯,避孕技术不普及等,
使得生育率较高,总和人口生育大于2.1,形成人口边际增长率始终大于零的上行过程。
而当自然经济解体,人口流动和城市化加快,生育抚养子女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趋于昂贵,
妇女受教育水平提高,并更偏好于自我们实现、闲暇和非情亲享受,
多种因素导致了总和生育率降低到2.1以下,人口的边际增长率小于零,
进入人口再生产一代比一代少的收缩下行过程。
为了分析当新进入工作的人口增长时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
我们对总需求的概念进行简要的阐释。
总需求为当年新增需求加上上年的总需求,而总需求又分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其中投资需求是中间需求,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
中间的投资需求变动决定于最终的消费需求变动。
有支付能力的人口增长,消费需求扩张,需要增加新的生产能力和基础设施,
于是需要扩大矿业、建筑业、制造业、交通运输、城市道路管网等投资规模,
以扩大生产能力,增加供给;
反之,如果有支付能力人口的消费需求收缩,
这些中间投资需求也需要相应收缩,以适应收缩了的最终消费需求。
1987年人口总和生育率大于2.59。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数据,计算出全国居民消费总额与就业劳动力平均为1.1108万元,
当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657万,假定失业率为5%,当年新增和实现的消费需求为693.3亿元,
为当年居民消费总额的0.83个百分点。
因此,如果20年前人口生育率大于2.1,人口增长速度上行,
20年后经济主力人口消费需求就会递增,推动消费总需求增长率的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