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大家庭已日趋减少,
“四世同堂”式的家庭结构已逐步让位于一对夫妇与未成年子女组成的小家庭,
即核心家庭。
对于这样的小家庭来说,要全部胜任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是不可能的,
国家和社会给予必要的社会养老扶持和帮助已迫在眉睫。
而且,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住房制度的改革、观念的改变,
老年人“空巢”家庭也日益增多。
所谓“空巢”家庭是指仅由老年夫妇或丧偶老人组成的家庭。
老年人是一个需要关怀的特殊群体,
且老年人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
这种“空巢”家庭的居住状况,
对于社会养老的依赖也越来越高。
但是,由于我国目前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还不是十分发达,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目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无法满足社会化养老的要求。
第三产业不发达,老人的生活服务离不开家庭,
老人公共活动设施不足,户外公共活动场所缺乏,短期内不可能大量兴建。
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会时时感到诸多不便,
因而尽管家庭结构迅速变化了,
也难以改变老年人对家庭生活、家庭成员强烈的依赖心理。
而且,国家目前投资的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及教育投资,
对于社会福利保障方面还是提倡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
但由于经济效益差,导致社会力量对参与社会养老建设少有积极性,
国家财政拨款远不能满足社会化养老方式所需的大量资金。
正如我国社会学者所说我们是“国未富、民先老”;
“未富先老,穷人患了富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