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上下,政治正确打压土地收入。
现实尴尬的是,财政缺口却没有新财源进行补位,钱袋子瘪了,只能省着点花。
于是,出现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边是房地产投机随时可能死灰复燃;
一边是可怜的实业很有可能因为激进的供给侧改革、去杠杆最先挂掉。
上半年实业日渐艰难的情况下。
央行定向的给钱来了两次,
虽然标明了要专款专用,但实业不挣钱的现实惨态下,
发出去的钱流向哪里真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信用卡套现那一万亿都是去超市消费了吗?
我们看到6月4日,央行宣布扩大中期借款便利(MLF)担保品范围。
什么意思呢?
大白话就是,以前特定的小微、绿色和“三农”行业不能作为发债融钱的担保抵押品,
现在央妈说,不按照以前的标准评估你的风险了!
他们本身就是不好的资产抵押品,那给他们钱,不就是无锚定向放水?
不。这是救命钱。
但有一点确实需要关注,就是最终水会间接辗转流向哪里?
资本逐利哪里收益高,往哪里去。
即使不是直接的,间接地只要“购房的欲望不灭”,这些行业拿到了救命钱,
钱又变成相关链条上员工工资、房东的租金收益等等。
最终这些人会不会因为“房殇”焦虑而出现在某地售楼部里,确实不好说。
紧接着,6月20日,国务院又召开会议落地部署进一步缓解广大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持续推动实体经济降成本,增加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再贷款、再贴现额度,下调再贷款利率。
6月24日,央行宣布,7月5日商业银行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
加上年初的定向降准已经落地,这已经是今年的第二波拯救行动。
不被房事所困,才是所有问题解决的关键。
但我们目前面对已经不单单是凌乱的内局,
外部的流氓压力正在越来越显著的影响着终局的走向。
比如,最后的屏障汇率。
当外汇储备急剧减少,原油、粮食价格启动,输入型通胀,
人民币贬值压力巨大,保房价还是保汇率的悬崖边,利率倒挂风险紧逼,
老美下半年继续加息跟还是不跟?
当上半年两次定向给钱效果不佳,实业还是到处淌血,
小老板们被大金链子哥堵在厕所逼债,
定向降准牌打,还是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