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zs 于 2018/7/22 发布在 凯迪社区 猫眼看人
假设某出口企业向美国出口某货物,原来的出口价为100美元,美国的进口关税为0,汇率为1:10(为方便计算起见),
则该中国企业每出口一件商品可获得1000元人民币,
而中国政府可获得100美元,并同时印刷1000人民币流向市场。
现美国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增收10%关税,
中国则以人民币贬值10%应对,即汇率调整为1:11。
若该企业为平衡其商品的最终市场价格,以90美元(不求精确)的价格出口货物,
美国加关税10%后仍以100美元流向市场,则美国市场价格平稳,
美国政府可多收10美元,中国出口企业仍可收到1000元人民币,
而中国政府则收到90美元,少收10美元,并印刷1000元人民币流向市场。
显然,此番对战的最后输家是中国政府。
假设某进口企业向美国进口某货物,原来的进口价为100美元,
中国的进口关税为0,汇率为1:10(为方便计算起见),
则该中国企业每进口一件商品需支付1000元人民币,
而中国政府减少库存100美元,当然,可能同时减少1000人民币流通量。
现中国以人民币贬值10%应对美元的关税政策,即汇率调整为1:11。
若该企业仍以100美元进口美国商品,则该企业需以1100元人民币换取外管局100美元(不求精确)。
这样的话,中国政府还是支付100美元,该企业需多支付100元人民币,
当然最终是消费者多支付100元人民币(其实还需多支付按售价计算的其他税费)。
显然,此番对战的最后输家是中国消费者。
总体而言,以汇率对冲关税的实际结果是,最后的输家是中国纳税人,和美国政府及纳税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