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名著《管子》就说:“取民有度”,把制定适当的税收标准作为治国安邦的根本政策。
历史巨著《史记》也是重要的经济著作, 司马迁提出了“ 善因论”的经济思想,
他说:对于普通百姓的 经济活动,政府的政策“善者因之,
其次利道(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即是说,国家最好的经济政策是顺应和听任人们进行生产、贸易等经济活动,
不要横加干预,在某些方面进行诱导和教化,鼓励或告诫人们应该或不应该参与哪些经济活动,
必要时进行一定的调节和限制,“与民争利”是最不好的经济政策。
他认为,农工商等经济活动是“衣食之源”,
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从事经济活动,就扩大了衣食之源,“上则富国,下则富家”;
如果个人的经济活动受到了限制或阻碍,衣食之源就会萎缩,既不会利家也不会富国。
这里所说的实际就是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改善投资环境,
吸引社会力量和外资前来投资兴办实业,
以扩大税基,增加税源,增强政府的财力,加快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