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从2018年起,在新增居住用地中,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用地比例不低于60%,
普通商品房用地供应只有40%。
到2035年,新增建设筹集各类住房将达170万套,
其中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赁住房三类保障性住房总量将不少于100万套。
人才住房:价格为市场价的60%左右,面积小于90平,可租可售。
安居型商品房:价格为市场价的50%左右,面积小于70平,
重点面向符合财产收入限额标准的本市户籍居民,可租可售、以售为主。
公租房:租金为市场价的30%左右,特困及低保、低保边缘家庭最低可降至10%。
重点面向符合条件的户籍中低收入居民、为社会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
相关行业人员、先进制造业职工等群体供应,面积30-60平为主。
由此可见,60%的新增住房是政府控制的政策性住房,市场上新增的商品房只占总量的40%。
保证一定小规模数量的商品房供应,既为高端需求提供了出口,
而商品房的稀缺性也保证了房价不跌,为地方收入提供条件。
可以见得,中国住房供应的结构正悄然发生变化——1998年“房改”之后历经二十年,
我们正在迎来新的“住房公有制”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