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云:“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养生之道也。”
春日应该晚睡早起,多作户外活动,呼吸清新空气,舒展筋骨,流通血脉,可提高抗病能力。
由于春季气温乍暖乍寒,应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切莫受凉,
特别要注意背部保暖。
夏天阳热已盛,昼长夜短。睡眠方面也要相对“晚睡早起”,
掌握“子午觉”原则,即子时大睡,午时小憩。
夏天开空调以不热为度,并且不要长时间呆在空调房中,
也不要在潮湿的凳子、草地上坐卧,
更不要过食寒凉食物,以免助长“内湿”,损伤脾胃。
如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或空调房间内,
可经常服用藿香正气液,不光除湿防病,还能防暑解暑。
秋高气爽,湿气减少,气候变燥。
当早卧早起,注意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多食水果多饮水。
“一场秋雨一场寒”,天气渐凉,这时要加强防寒锻炼,
使机体逐渐适应寒冷的环境,有利于避免诸多疾病的发生。
冬季草木凋零,大地龟裂,少见阳光。
这时应早睡晚起,待日出而活动。“秋冬进补,开春打鼓”,
进补时,最好请中医师辨别一下自己的体质,
以达到阴阳平衡,身体强壮的最佳效果,切勿盲目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