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历史文件,香港本岛以及九龙等地,是割让给香港的,只有新界才是租借给大英政府的。
1839年,中英两国的贸易摩擦终导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1年,清朝被英国打败,英国海军的查理·义律与清朝大臣琦善谈判后签订《穿鼻草约》,将香港岛割让予英国。
义律根据协议,于1841年1月26日登陆今上环水坑口街一带,并占领香港岛。
但清政府认为琦善无权割地而不承认穿鼻草约,并将琦善革职。
而当英国政府收到《穿鼻草约》的消息后,亦对条约中无提及开放通商而大为不满,于是改派砵甸乍(Henry Pottinger)为全权代表到中国。
其后第一次鸦片战争战事扩大,英军先后攻占厦门、宁波、上海、镇江,抵达南京下关。
清政府被迫命耆英于1842年8月签订《南京条约》,正式将香港岛割让予英国。
后续,又分别于1860年中英签署《北京条约》,清政府割让九龙半岛南端予英方;
1898年,清政府被迫签署《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九龙半岛以北、深圳河以南及邻近二百多个岛屿一区划为“新界”,租给英国99年。
至此,香港全境于1898年起完全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英国人很坏,鸦片战争赢了,英国人看上了香港维多利亚港那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
认为那里会成为马六甲海域以至印度洋中间的一个支点,值得移民和投入。
不说荣辱和立场,仅凭这点,就必须佩服英国人,后来香港的发展和作用,证明了英国人的眼光。
大清帝国只对俄毛子割过地,其他西欧列强没那么野蛮,香港湾也就是租借99年而已。
1945年从日本人手中抢回来,当时香港也不是今天那么重要,因为新马一带还战后疮痍,
雅尔塔会议有保护历史殖民地的约定,仍交给英国管理,蒋介石就没有争。
香港的撅起,代工是一个因素,主要因素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英镑的强大,
女王旗下的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货币跟着繁荣了。
1997年,英国是必须按约归还香港的,但英国人有个坏毛病,喜欢尊重原住民的愿望,
马尔维纳斯群岛就是这么玩的,才跟阿根廷干了一仗,
彭定康也玩这一出,在南海划了一个圈的那位,也很聪明,就对铁娘子说,归还主权就行了,制度不改。
当然,表面是按约归还,其实是惨败,结果被宣传成成功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