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巢兵败被杀的结果一直是一个迷,因为对于农民起义总得有一个句号,所以官方记载是兵败被杀。《新唐书》黄巢传记载:“黄巢兵败狼虎谷时对外甥林言说,你拿上我的首级去献给唐朝,那么你还可以求得富贵!林言不忍心杀黄巢,于是黄巢自刎 。”《旧唐书》黄巢传记载:“黄巢率军进入泰山,徐率领时溥派遣将领张朋友与尚让的军队逮捕了。到狼虎谷,外甥林言斩下黄巢和二弟黄邺等七人的脑袋,将他们的妻子儿女都送到徐州” 。《旧唐书》的《僖宗纪》、《时溥传》和《资治通鉴》、《桂苑笔耕录》、《北梦琐言》等其他书籍也都有着同样的记载。
但是在民间的笔录里却是另外的版本,就是《刘氏杂志》说的黄巢出家为僧。宋人刘是之的《刘氏杂志》记载,五代时有一个高僧法号翠微禅师,这个人就是黄巢。张端义在《贵耳集》记载:“黄巢后为缁徒,曾主大刹,禅道为丛林推重,临入寂时,指脚下有黄巢两字” 。邵博在《河南邵氏闻见后录》记载:“唐史中和四年六月,时溥以黄巢首上行在者,伪也。东西两都父老相传,黄巢实不死,其为尚让所急,陷泰山狼虎谷,乃自髡为僧得脱,往投河南尹张全义,故巢党也。各不敢识,但作南禅寺以舍之。”邵博还谈到,他曾多次至南禅寺游览,见壁上画有黄巢服僧衣之像,“其状不逾中人,唯正蛇眼为异耳”;寺中“更有故写真绢本尤奇,巢题诗其上云:‘犹忆当年草上飞,铁衣脱尽挂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凭栏干看落晖。’”陶谷在《五代乱离记》也有相同记载。
就兵败退入泰山来看,黄巢并没有走投无路的感觉,因为十几年来都是流寇一样的生活,退入深山老林完全可以生存。据民间传说黄巢脱离部队,只身一人翻过下港这边的泰山山脉,到了现在属于济南的柳埠,在那里落发为僧。黄巢为僧的庙应该就是现在柳埠的天齐庙,因为它分上下两个庙,上庙在山顶,下庙在山下路边,从山顶大殿里的神像下面有一个地道通往山下。这符合黄巢身份一旦被识破,可以迅速脱身的要求。这周围的山上至今还有很多黄巢的遗迹和传说。傍晚站在天齐庙就是“独凭栏干看落晖”的感觉。山下那条河上的桥应该就是“天津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