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寒食节
2019-07-04
现在很多人把清明节和寒食节混为一谈。实际上清明节的前两天是寒食节。在包括寒食节当天在内的前后三天人们完全断炊,停止生火做饭。每天只能吃提前准备好的干粮。如果有老人和病人需要吃热饭,则使用阳光以及堆肥的热量来加热。度过这三天后就是清明节,这一天人们首先生火做饭,然后再去郊外给祖上上坟以及游玩。关于寒食节最流行的说法是介子推焚死的故事。即介子推追随晋文公重耳流亡,晋文公回国即位,介子推未获重用隐居山林,后来死于重耳逼他出山的大火之中。人们哀悼介子推,于是这一天断火吃冷饭,其后成为风俗。实际上将清明节假托屈原自杀的故事一样不太可信。有人分析可能与改火的习惯有关,火用到一定时间就变脏变弱(那个时候没有打火机什么的,火要维持不灭),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断火之后重新起火。我感觉节日一般与信仰有关,中原地区古代就有参星信仰。冬季星座猎户座(参星)出现期间,看不到天蝎座的大火星(不是行星的火星),所以这几天不动火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