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能够做大生意的基本都是玩的银行贷款,所谓成功的,就是玩到钱把银行贷款还清了或者把银行玩进来,小的核销,大的参股;所谓失败,就是还不上贷款被法院查封了。银行承兑汇票是银行贷款的一部分,刚开始政府提倡的时候很宽松,放开办,随后要三成现金抵押,再后来和银行贷款一样难。就想前几年鼓励办公司,很多人办了金融投资,文化产业投资什么公司,后来一规范不让用“金融”“投资”“产业”等字号,已经注册的就可以卖给别人挣钱。再就是政府支持网络金融的时候,很多抢占先机的公司捞了一把,随着暴雷,失败者比比皆是。所以流行的说法是:在中国做好生意要看新闻联播,要关心政治。也就是说要看政府将要提倡什么才能把握先机,比如说企业改制,最早送给你,你也不要,很多厂长去主管局当了副职,把企业给了别人,现在看人家资产大大的又羡慕嫉妒恨了。不过真正把握先机的只有很少的人,像柳传志之类的。大多数是误撞,就像是绣球掉到头上一样偶然。
我是在内地小地方跟着开放城市的脚步第一个办理了银行承兑汇票,而且当时来说是巨额。银行承兑汇票是在期限到了才给银行钱,而收钱是在卖货之日,往往账户上大把的钱。而承兑期限六个月,后来有9个月的。这笔钱不能死在账上。1988年我就开始试探着做“贴现”业务,三个月,五个月,半年的银行承兑汇票给我,我扣下利息,给他现金。当时年息可以做到12%,一百万六个月的承兑汇票,我给他94万。一百万三个月的承兑可以拿走97万。利息不高,生意兴隆。一千万的话一年就是100万的收益。
随后假的银行承兑汇票出现了,我们开始要求开出银行同时提供开出证明。
再随后,一个银行开出五份相同的银行承兑汇票,一份开出证明复印四份,提供给不同的客户。我们要求开出银行的证明是原件。
之后,背书又添了新说法,跨行又有了新规定。银行承兑汇票乱了,我也因为熟人加同学又是酒后损失了十几万。这样就彻底收手了。而我的银行承兑汇票也出现逾期问题被起诉,开始了经历数年的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