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1
  • 2
  • 3
  • 4
  • 5

中医中药研究

朱丹溪潜心研究滋阴理论

2019-07-22

    为了更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医学水平,朱震亨告别母亲,外出游学。
    公元1325年,朱震亨来到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时,
    听朋友说,城外有一位学识渊博的医学大家,名叫罗知悌。
    罗知悌是中国南宋末期的杂家,不但精通天文、地理、书法、文学,还对医学深有研究。
    在跟随罗知悌学习的过程中,罗知悌经常告诫朱震亨:
    “医学精华主要来自于《素问》、《难经》两部书。
    但病人中患湿热病的很多,光从书中得不到最佳答案。
    而张从正(中国金代四大名医之首、金元四大家之一)等医家的理论,
    或重外伤,或重内伤,都不是最好的办法。”
    由此,朱震亨开始潜心研究如何滋阴降火,彻底治愈湿热病。
    在罗知悌的指导下,朱震亨博采众长,
    系统学习了中国东汉名医张仲景的外感病治法和中医“脾胃学说”创始人、
    中国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内伤病治法等医学理论。
    朱震亨虽然学医起步较晚,但聪明过人,又加上刻苦钻研,
    终于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著名论断,并开创滋阴学派(又称丹溪学派)。
  由于他突出的医学成就,他与刘完素、李东垣、张子和一起,被后人合称为医学界的“金元四大家”。
  他勤于笔耕,为后人留下了一大批重要的医学著作,
    包括《格致余论》《丹溪心法》《平治荟萃》《语法机要》《丹溪医要》《脉因证治》等。
    这些著作,为后人研究朱震亨的学术思想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至今,他的滋阴学说理论依然在中医临床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