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北洋政府的掌舵人更迭如同走马灯一样,
但是无论是北洋军阀的“老头子”袁氏,亦或是执拗的“北洋之虎”段祺瑞,
以及后来的北洋宦海“水晶狐狸”徐世昌,
乃至大智若愚的“保定王”曹锟等人,
他们都没有对思想文化进行干预或掣肘。
最起码各种对于北洋军阀中枢之讨伐的文章都得以发表出来。
所以说,北洋时期在文化上确实是给“百家争鸣”提供了条件,
这一点“度量”还是值得肯定的。
北洋时期的教育也是最好的时期之一。
三大军阀集团以及各自附庸的各路军阀,虽然整天你争我讨,
但是他们对于教育都比较重视,堪称视之为重中之重,
而且在教育事业上的用人也不拘一格。
当时的高中语文课本,有一篇课文是蔡元培在北大校长就职典礼上的演讲。
众所周知的是,这篇演讲拉开了蔡元培在北大“兼容并包”的序幕,
并对当时的教育界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但是,蔡元培在当时属于南方之营,是北洋军阀的敌手。
而北洋军阀能让自己的敌手执掌最好的大学,
不得不佩服这些军阀们的容人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