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1
  • 2
  • 3
  • 4
  • 5

网络精典博客转发

泰山石刻:碑刻

2019-10-05

    碑刻指刻有文字的方形或长方形的竖石。许慎《说文》云:“碑,竖石也。” 此解不甚明确。
    《后汉书·窦宪传》李贤注云:“方者谓之碑,圆者谓之碣。”此说甚明。
    碑的起源,最晚始于周代。
    初始的碑,主要用作拴牲畜、测日影计时或墓葬下棺时置辘轳用,
    与后世的刻辞碑有明显差别。
    专为刻辞而设碑始于东汉。
    刻辞碑的中间部分称碑身,这是刻辞碑的主体,主要用于镌刻铭文。
    碑身的正面称“碑阳”,背面称“碑阴”,两个侧面称“碑侧”。
    碑文一般刻于碑阳,立碑人与赞助者衔名及施资钱数刻于碑阴。
    有的碑文太长,碑阳刻不完的亦可刻于碑阴或碑侧,
    也有的只刻碑阳,碑侧、碑阴不刻任何文字。
    碑的顶部称“碑额”、或“碑首”,主要用以题刻标题。
    标题一般都是篆书,称“篆额”;亦有隶书或楷书者,称“题额”。
    碑首的形状不一,常见的有圭首、圆首或方首,华丽者为螭首。
    碑的最底部称碑座,或称碑趺,主要用以稳固碑身。
    质朴的多为方座或梯台形座,华丽的多刻有纹饰或为龟趺。
    古代刻辞碑的形制受官阶和社会地位的制约。
    柳宗元叙唐代葬令时云:“凡五品以上为碑,龟趺螭首;降五品为碣,方趺圆首。”
    泰山现存的碑刻,凡皇帝或省布政使以上官员所立,大都龟趺螭首,且形制高大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