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近现代考古发掘证明,泰山周围自远古时就是人类繁衍生息的中心地带之一。
大约在五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泰山附近就有了人类踪迹。
泰山东部的沂源奥陶纪石灰岩洞穴遗址内,有旧石器时期的遗物和哺乳动物化石,
南部的新泰乌珠台则发现了旧石器晚期的少女臼齿;
泰山南麓大汶口遗址、北麓的龙山城子崖遗址和西部仰韶文化遗址均属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存。
而传说的三皇五帝中,有伏羲、黄帝、舜、颛顼等4人出生于泰山周围,7位依泰山而建都。
王国维便说:“自上古以来,帝王之都皆在东方。
大皞之虚在陈(今河南淮阳),大庭氏之库在鲁,黄帝邑于涿鹿之阿,少皞与颛顼之虚皆在鲁卫,帝喾居毫(今河南偃师)。”
黄帝生于曲阜东北的寿丘,活动于泰山周围,所以古籍云,“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昆仑之丘,黄帝之宫”。
这座古昆仑山便是当今的泰山了。
泰山周围地区的东夷人传为炎帝子孙,而居于太行山以西黄河中游者则传为黄帝后裔。
经夏、商、周三代,炎黄两大氏族群落最终融为一体。
学者徐北文认为泰山是炎黄子孙的根源之山,是华夏历史文化的两源之一。
而种种远古文化遗存表明,泰山地区确是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