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几近被榨干,瞄准旧房市场。
例如收紧“棚改”,推进“旧改”(旧房改造),发展租赁住房等。
这种变化被冠以发展民生的冠冕之词,但实质上,是无奈之举。
新房市场已经全面萧条,而土地财政以前主要是从新房中榨钱。
要想继续从房地产中敛财,就不得不瞄准旧房。
由此不难推断,扎根于旧房市场的“房产税”大概率会被加速推出。
炒房客、囤房客等持有大量房产的人,将成为土地财政的新收割对象。
过高的房价透支了几代中国人的消费力,耗尽了房市未来的潜力,决定房市整体下行的方向。
而过重的债务将炒房客、房企和银行都暴露在极高的风险中。
一旦房价大跌,数量庞大的个人或机构都可能发生资金链断裂等各种危机,
进而危及整个金融市场。
因此,面对随时可能破裂的房市泡沫,中国人最稳妥的应对,应是远离风险。
在可预见的未来,无论如何调控,多数三四线中小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可能会趋向更冷淡。
即使是在一二线中心城市,以及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大都市圈,
在政府各种政策手段的刺激下,房市可能出现间歇性反弹,
但债务风险并不会被降低。
在低增长、高风险的经济大环境中,中国民众最好是更重视降低在房产上的债务风险,
而勿轻易被政府的政策所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