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前最大的短板,不是传统的硬件基础设施,而是法律法治和治理机制等严重滞后的软性基础设施。
如果缺乏一个有利于市场经济和企业家作用发挥的法律法治和治理机制环境,
而是继续扮演“基建狂魔”的角色,
无论是大兴土木的“旧基建”,还是冠冕堂皇的“新基建”,
虽然短期内能刺激需求,但如果在长期内无法有效提升潜在增长率,
最终还是会以债务高企、产能过剩、通胀和房价泡沫而告终。
当前这个阶段,法律制度建设可能比大兴土木更加重要。
比如城市基建,不仅是物理空间的重塑,还要有社会服务功能的提升。
本次疫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城市化只是通过钢筋混凝土增加了人们的聚集,
相应的公共卫生管理和疾控服务功能的提高,
才是城市的硬核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