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炒作“北上广曹”铺天盖地,迅速成为网红,我不知道需要花多少钱,因为不太清楚网络推广公司的收费标准,估计百万以上吧,或许是传统观念限制了我的想象,即便是一百万也是公共财政的钱,不说是税收民脂民膏,起码是卖地的钱吧。当然百万投入可能引发的旅游让曹县挣千万,甚至万万,作为投入产出比,这个炒作不会亏损。如果曹县领导兴师动众就是借网红挣这点钱是不是格局太小了!我要说什么?通过新的媒体手段炒热一个地域,做法值得点赞,但是没有做足功课,没有培育特色,引来的人群会失望而去,丧失了再次崛起的机会,因小失大!
为什么这样说:你看现在上了热搜的曹县有什么?历史古迹没有很好的发掘成为独特景点,人文景观没有建设出特色也没有规模,历史悠久的曹县远远没有形成一个让游客住的下,看的见,玩的好,吃的美,能打卡的旅游线路,更不要说招商引资,筑巢引凤了。因为曹县属于内地县城,交通虽然便利,但是过桥过路费和其他地方一样,一点都不便宜;虽然说启动经济内循环,工厂指望内销可以不靠港口,但是产业链不如沿海城市;土地可以便宜,其他城市招商引资也有零地价招商的;水电气都和其他地方一样被国企垄断一口价;劳动力资源估计也像其他内地县城一样,年轻人真的去了“北上广”单单没有“曹”,或许更多去了青岛;政策支持,领导重视这个不是优势,换了领导呢?领导是上级派的,不是当地人选的。所以即便是炒热也不能产生多大效益和长远发展。
我想起来当年马哈蒂尔刚当首相的时候,世界上看不到马来西亚,我们国人都认为马来西亚没有房子,人都住在树上,落后肮脏,和非洲是一样的。实际上那时的马来西亚具有很完善的旅游设施和旅游景点,以日本为主投资的电子工业已经形成规模,需要完善产业链,各行业的开发发展已经有了基础,所以马哈蒂尔进行了一系列“网红”炒作,他建了世界最高的旗杆;抢在香港新机场启用,建成亚洲最大的国际机场;很多没有价值的“世界第一”“亚洲第一”让人费解,几年时间全世界都知道有一个崛起的马来西亚。
曹县也是一样,炒作前应该做足功课,把现在高楼林立的县城规划一下,挖掘曹县历史和名人,传说,故事,在无数的楼盘之间建设一些人文景点,体现历史故事,让高楼大厦和人文景观形成一体,也便于卖楼,同时建设古曹县的商业街和传统小吃街什么的。至于工业,别去追求高大上的央企外企,那里有一千个县市区盯着招商,你可以建设大厂房分割给小微加工企业,适应微外贸和网购,配合强大物流,打出“十年免租”的牌子,免费提供厂房给江浙小加工,这种小加工没有污染,又可以最大化的使用劳动力,聚集消费群体,建设好旅游基础,聚集了成千上万家小加工,北上广曹名副其实,这个时候炒作不是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