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1
  • 2
  • 3
  • 4
  • 5

网络精典博客转发

孟子山上说孟子338

2021-05-23

孟子开导国君善于使用引申的方式。他到了齐国见到齐宣王。齐宣王年纪比较轻,很想大有作为。他就问孟子:“我能不能做到保护百姓,进而称王天下呢?” 孟子说:“你可以做到。” 大王说:“你凭什么说我可以做到?”孟子说:“我知道的。据说有一天大王坐在堂上,有一个人牵一头牛从堂下经过。大王就问‘牵牛去做什么?’那人说要杀了来祭钟”。因为古代铸一口钟,做完之后就要杀一头牛,用牛血叫做衅钟。大王说:“放了它吧。我看这头牛恐惧发抖的样子,好像没有犯罪就被判了死刑。太可怜了,放了它。”牵牛的人就说:“那请问大王,难道要废除祭钟的典礼吗?”大王说:“你不会换一头羊吗?”孟子接着说:“这件事情传出去以后,有些老百姓认为大王小气。因为牛比较贵,羊比便宜。我知道大王是不忍心。” 孟子这样说之后呢,齐王就很开心了。他说:“我齐国虽然不大,我怎么会舍不得一头牛呢?我当然是不忍心啊!” 孟子说:“很好!你不忍心的话,你不要忘记你只是看到牛,没有看到羊而已。羊也会发抖啊。你看到羊也恐惧发抖,你说那放了羊吧。到最后怎么办呢?”孟子说“见牛未见羊”这样的引申,目的是下一步,你没有看见到老百姓饿死吗?那老百姓在荒野饿死,辗转于山沟里面,你看到以后不是更不忍心吗?”所以,孟子的意思是说,你只要把这种不忍心,连一头牛恐惧发抖你都不忍心,推到你没有见到羊,那你没有见到人。你见到人肯定也会不忍心。然后,你就可以推行仁政了。孟子用这种引申的方法,让大王觉得愿意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