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祖父在安徽萧县王寨西门外开的药店经过我祖父的打理已经有了一点规模,当时经过人家上海的大药店阳生堂老板的同意,祖父也把店名叫“阳生堂”我祖父的大侄子孙仲举给题写的店名,用上好的木头刻成牌匾挂上。家里请的中医大夫是父子俩,父亲叫王德林,儿子叫王元道。应该说这是标准的庸医,我曾祖父中风偏瘫,实际上应该是脑血栓,让他开的方子:老母鸡炖海参越吃越重;我二叔出疹子,让他的中药给憋回去了,憋死了。
药房掌柜的叫谢济奎,店里有一个学徒叫小湾,是谢济奎的儿子,几个店还雇了一个做饭的和一个挑水的。1939年日本侵略军突然抽风到王寨把我们家五个大院子全部烧光,我的曾祖父被吓死了。药店就搬回了我奶奶的娘家,后彭庄。我奶奶不认字,脾气很好,所有的人都不辞退,一个村庄里的小小药店养着七八个人,肯定入不敷出。
不过,这个药店是这样,基本上是卖货的钱供我奶奶和姑姑叔叔们花销,给雇佣的人工资,支付各种费用。而进货是我爷爷再拿钱往里贴,实际上如果我爷爷直接给生活费可能还能省不少钱,开这个药店既要花销生活费,还要多支付好几个人的工资,还要承担亏损,还有很多亲戚或者街坊没有钱拿药,你也得给,这就加深了亏损。我奶奶带着我三叔和姑姑就去王寨收租子补贴生活费不足,然后给他们买汽水,点心。我奶奶在后彭庄还有四十亩私房地,就是用爷爷的钱在奶奶娘家买的地,两个十亩,一个十六亩,一个四亩,四块地都是本家的舅老爷打理,也基本补贴家用。
抗战前,我爷爷是国民政府唐林集乡的民选乡长,一个师爷两个乡丁,三条枪。整个抗战时期,我爷爷是共产党萧县抗日政府的财政税务局长,后来的河南省长彭孝谦是萧县的县长,那个时候都跟着萧县的大官,31集团军司令王仲廉混,我爷爷和31集团军的供给处长李寿山关系很好,从上海买货供给31集团军,然后从国军买一些军控物质给新四军四师。特别是拿着31集团军的信件采购西药给新四军四师。正因为有挣钱的生意,所以后彭庄的药店一直开着,不断补给新的中药材。
有这个店确实能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我是说有一次孙子玉的儿子小虎生病,孙子玉就是孙殿英的工兵营长,炸开慈禧太后墓的那个人,他的家人拉着架子车载着他儿子到后彭庄看病,王德林这次给瞢准了,给人家治好了,要是治死了,还不得枪毙他。之前孙子玉在日本时期当保安司令,我奶奶想我父亲,到处去找我父亲,就跑到他的部队里,孙子玉知道我父亲是新四军,也没有为难我奶奶,就派两个兵把她送回来了。孙子玉并不姓孙,他姓颛孙,为了巴结孙殿英,由颛孙子玉改成孙子玉。
孙子玉有一个弟弟就是孙叔平,中国有名的哲学家;还有一个弟弟抽大烟,没有钱,穷困潦倒,他的老婆就跟了我爷爷,这个女的叫孙纪由(音),后来生了两个女孩,一个叫玉霞,一个叫玉英,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姑姑。孙纪由不仅认字,还会写诗,后来回到她的娘家永城,解放后我爷爷从监狱里出来就又去了她家,直到瘫痪,玉霞玉英拉着架子车把他送回王寨。这个药店半死不活地维持到日本投降就彻底支撑不住了,就关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