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1
  • 2
  • 3
  • 4
  • 5

网络精典博客转发

泰山奶奶徂徕山传说需整理

2021-09-13

    作者宗士秋
    泰山奶奶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非常著名的女神,并且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传说泰山奶奶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慈悲为怀,救苦救难,护国佑民,有求必应。深得中华炎黄子孙的敬仰和爱戴。按照道教的说法,碧霞元君受玉帝之命,统率泰山岳府之天将神兵,照察人间一切善恶生死之事,护佑一切农耕、商贾、旅行和婚姻等事。碧霞元君之女侍塑像中有一个抱有婴儿的女子,是碧霞元君阴佑妇女儿童健康平安,有孕顺产,民间称之为送子娘娘的。另一位手托一只眼睛的侍神为眼光娘娘,负责医治民众眼疾以至各种疾病的女神,同时能让人们明是非,辩善恶,保佑人们眼明心亮,身体健康。泰山山顶的碧霞祠为主庙,山下的遥参亭、红门宫和灵应宫都是元君行宫。泰山周围遍布很多小的元君庙“祀元君的庙宇也从泰山扩展到全国各地“每日里香火旺盛”对其的信仰遍及大半个中国。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和四月十八为祭祀日。香火自鲁齐秦以至晋冀苏豫皖。千年来泰山老奶奶的信仰更是演绎出很多传说故事,其中泰山老奶奶在徂徕山的传说故事很多,并且徂徕山的很多地形地貌都成为传说故事的见证。
    我们知道徂徕山,位于泰安市和新泰市的交界处,山脉东西走向,逶迤百余里,与泰山遥遥相对,总面积17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80.2%,植被覆盖率92.4%,有山峰99座,主峰太平顶海拔1028米,山高石怪,林幽峰奇,溪水潺潺,造就了徂徕山众多壮丽秀美的景观。正是这片秀美的群山流传着许多泰山老奶奶的故事:
    我们看徂徕山是平顶,没有山峰,最高峰叫太平顶,据说就是泰山奶奶压的;
    秋千架是徂徕山的标志性景观,两座山峰紧挨着直插云霄,如荡秋千的架子,传说泰山奶奶碧霞元君就是从这儿荡上泰山的,所以说徂徕山是泰山老奶奶碧霞元君的故乡。
    还有一个很完整叙述徂徕山独特景观的故事:说是泰山奶奶在徂徕山发现太平顶周围有一片大荒地,长满各种各样的药材,还有各种花草,共三百多种。泰山奶奶很喜欢这个地方和这些花,就给这个地方取名叫 "花坡"。她在泰山长久居住以后,每年五月都要到徂徕山赏花。她来的时候,让人用小车推着上山,山上就留下了车辙印,这就是车辙山的来历。
    泰山老奶奶认为这些花需好好管理,她就从泰山上领来一个和尚,让他在花坡为她养花养药,所以花坡旁还有个山,样子很象一个和尚的头顶,叫"和尚头"。 和尚就常年在这里为泰山奶奶浇花。第二年,泰山奶奶又来了,和尚就向她提了几个问题。第一,这里水不充足;第二,这里经常有牛来吃花。泰山奶奶根据和尚的要求,在花坡附近点了两个池,一个叫"上池 ",一个叫"下池",两池水供浇花用;在人们进山的路上,她袍袖一抖, 出来了两块石头,叫"夹牛石",如果牛到这里,就会被夹住。
    第三年她又来了,坐在一个地方歇了一会儿,她看到好多老百姓上山拾柴 禾,鞋都磨破了,用葛条和荆条缠一缠还继续穿。泰山奶奶觉得很可怜,于是她把头上的 簪子拔下一个说:"你变作一个锥子, 为老百姓锥鞋。" 这簪子就变了个闪闪发光的锥山。
    泰山奶奶到了山上,见到了和尚,跟他说:"你的花养得不错,可还没达到我的要求。" 和尚说:"那上水池和下水池的水太大,花受不了,得想个办法既要浇了花, 又不能让它涝了。" 泰山奶奶又一甩袍袖,山上就出来个泉子,不管春夏秋冬,天旱天涝,它总是一点一滴地往下淌水浇花。它就是现在的"滴嗒泉"。
    泰山奶奶觉得每年都这样来看花也不大舒服,就对和尚说:"你能不能给我想个办法,让我每年来了能舒舒服服住几天?" 和尚说:"你让底下那些人给你修个观音楼吧!" 泰山奶奶就派和尚化装成一个平常人到底下的村子里叫老百姓给泰山奶奶盖个观音楼。老百姓就献石献料,在花坡上盖了个观音楼。泰山奶奶觉得老百姓出了力,也应该酬谢酬谢,于是袍袖一甩,花坡上裂 了个大缝,缝里有两个瓮,一个叫"米瓮",一个叫"面瓮",在这两个瓮里种庄稼,年年都大丰收。老百姓上山来拾柴,吃完了煎饼,用包煎饼的包袱从瓮里包一包米,包一包面,就回家了。
    后来,泰山奶奶邀了她身边的男女随从一起来看花。这样呢,上厕所就很不方便,于是泰山奶奶又一舞袍袖,山上出现了三块奇形怪状的石头,叫"三人 不见面"泰山奶奶在花山采了很多花,想带着回去,可是没法拿。她的一个女随从就对她说:"你不是带着脸盆、镜子和梳头匣吗?咱把花装在梳头匣里不行吗?" 泰山奶奶说可以。打开梳头匣,里面有把梳子和一个簪子,泰山奶奶把梳子带走了,觉得簪子没什么用,就随手丢下山去了,时间长了,就变成了一块很象簪子的石头。
    碧霞元君虽然住泰山,但她很留恋徂徕山巍峨秀丽的风光,就把徂徕山划为自己的游览之地。 徂徕山神见碧霞元君选中了泰山,自己这座“山神庙”就无人再争了,本来他就对元君感激不尽,得知她每年还要至此游玩,更觉得大神赏脸,特别高兴。因此,山神决定重新安排徂徕山的山山水水,让碧霞元君游个痛快,玩个尽兴。每年年三月初,元君要到徂徕山来生日庆寿。山神带领全山差使,从徂徕山下,列队到了汶河南岸,夹道欢迎碧霞元君的到来。碧霞元君游山归回行宫,天近傍晚,正巧看见了“徂徕夕照”盛景。
    关于黄飞虎与泰山老奶奶争泰山主神位的传说很有名,据说黄飞虎是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堂堂一位御前的大将军最后竟然和一个黄毛丫头混了个平起平坐,还捞不着住山顶,只能在岱庙接受香火,这急火攻心,一气之下竟然就病倒了。姜子牙知道此事以后,也有心埋怨碧霞元君以小欺大,耍小聪明,索性就让碧霞元君想办法给黄飞虎治病。这碧霞元君自幼在徂徕山行医救人,对徂徕山的各种灵丹妙药也是无所不知。她知道在徂徕山中有一条金鱼藏在一个石匣之中,吃了能治百病。于是,便重回徂徕山,找到了藏金鱼的石匣,用头上的金簪将石头是一划为二,找到了这个救命的金鱼。这金鱼已经修炼成精,得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吓的那也是浑身颤抖,哭着喊着求碧霞元君饶自己一命。但碧霞元君有命在身,也是身不由己,任这金鱼哭下大天来,也是不为所动。这金鱼的泪水掉落到了徂徕山的溪水之中,便幻化成了黑赤鳞鱼。见泰山老奶奶是无动于衷,这鱼是走一路,哭一路。当来到泰山之后,金鱼的泪水早就变成了血水,血水掉到了泰山的黑龙潭里,就变成了红赤鳞鱼。这黄飞虎见碧霞元君诚心诚意为自己治病,又见这金鱼哭的实在是凄惨,也动了恻隐之心,自己也慢慢的消了气,病也就转好了。于是,两位泰山神就把这金鱼放到黄河里放生去了,从此也就有了著名的黄河金鲤鱼。
    从传说来看,徂徕山确实是老奶奶当年修炼成神的地方,在徂徕山的山前山后,山上山下还都留存着关于老奶奶当年在徂徕山修炼的圣迹。你看像什么秋千架,洗脸盆,花坡,车辙山,夹牛石,上池,下池,嘀嗒泉,轿顶,梳妆台,锥子山,三人不见面等等。
    关于泰山老奶奶出身的传说在徂徕山也有:碧霞元君生于徂徕山,长于徂徕山,自幼上山采药,救苦救难当地老百姓。有天,她上山采药迷路之后进入一个山洞,在山洞里住着一位老婆婆,之后她与老婆婆成了好朋友,有一天,老婆婆对她说:好孩子,你是仙女下凡,这徂徕山都被你压下去了三尺,你看这顶都平了(就是现在的太平顶),这里不是你呆的地方。你赶快向西北走四十里,那里有一座更高的泰山,姜子牙正在那里封神,你去了说不定能当泰山的神主。小碧霞心领神会,便从这里一个秋千荡到了泰山。在西北方向有一锥子山,独立挺拔,四周悬崖峭壁,耸立如民间上鞋的锥子一般,因山顶两块巨石并列形成一缝隙,远看似中间透明,也称为透明石,中间有一条石缝,相传那就是碧霞元君飞身穿过留下的痕迹。
    从这些传说来看,基本上是西周初年姜子牙封神的那个时代,而道教比较认可的说法是泰山老奶奶本是民间少女,被黄帝征召修炼以迎接西王母,其中六位少女半途而废,只有泰山老奶奶修成正果。泰山老奶奶来自民间,来自徂徕山的民间当然也可以,我们推算一下,黄帝距我们今天大约是4700年前,泰山老奶奶那个时候被征召开始修炼,而西周武王统一天下,姜子牙封神的年代距离我们大约3000年,从时间段上,并不冲突,但是徂徕山的来源传说却大大迟后,传说故事是这样的:传说秦始皇当政以后,他得到一个神鞭,为了使老百姓吃饱穿暖,多打粮食,丰衣足食。他就利用神鞭把所有的群山象赶羊一样,赶到了东海里,挤垮了龙宫。然后早就更多的平原种植粮食。东海龙王就派他最漂亮的三公主来到秦始皇的皇宫,用美色骗取了神鞭,又把群山赶回到了陆地上。等赶上泰山以后,三公主就累倒了,最后只剩下徂徕山,海龙王就命一只大海龟将徂徕山驮了上来。因此,徂徕山最早的名字也叫驮来山,因为是海龙王派大海龟送回来的,具有礼尚往来的意思。而且徂徕山风光迤逦,景色怡人,使人留恋忘返,不忍离去,既是走了,也想再回来,徂徕就是往来的意思,所以叫徂徕山。也就是说不管叫驮来山,还是叫徂徕山都是公元前200年左右的事情,比泰山老奶奶成为泰山主神晚了八百多年,如果按照这个说法,泰山奶奶幼年采药的时候并不叫徂徕山,泰山奶奶历年来赏花的时候也不叫徂徕山,实际上秦始皇赶山的传说应该是不存在的。因为我们在《诗经》《鲁颂·閟宫》里找到了有关徂徕山的描述,“泰山岩岩,鲁邦所詹” “徂徕之松,新甫之柏”。《诗经》是春秋时期孔子所整理,孔子整理流传下来的诗歌,从年代上应该早于姜子牙封神。正是由于传说故事时间上的冲突,让我们认为,泰山老奶奶在徂徕山的传说应该进行系统整理,其中年代脉络一定要十分清晰,从泰山老奶奶出身到上山采药,再到救护百姓,再到争主泰山,一直到重回徂徕时间脉络一定要清晰。特别是徂徕山山名的命名一定要提前到黄帝时代。
    另外关于已经申遗的《徂徕山民间故事》把泰山老奶奶说成是石敢当的三女儿,或许民间有这个传说,但是从民俗传统和道教的说法上,石敢当是镇宅辟邪的一个比较小的神仙,可碧霞元君已经上升为民俗中主要的神仙,按照级别来说,碧霞元君远远高于石敢当,我们把石敢当说成是碧霞元君的父亲是否妥当,民俗以及宗教是否能达成一致的认可是一个问题。《泰山奶奶在徂徕的传说》如果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话,这个冲突是否会成为阻碍。泰山老奶奶是徂徕山的民女,修炼成仙,这个说法比较容易获得各方认可,但是是不是姓石倒是值得商榷。
    同时要整理徂徕山周围流传的泰山老奶奶的故事。比如:有一年,大汶河南岸闹疾灾,一些人患疾不治而亡,一些人患疾奄奄一息,等待死亡。就在此刻,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奶奶来到当地,她手挎精致竹篮,篮中几个果实。老奶奶每到一户患疾人家,便相送一个果实,病人吃后大愈。奇怪的是,篮中果实取之不尽,看是几个小果却分遍当地每户患疾人家。有人便问:老奶奶,您是慈悲心肠的大善人,定是不凡之身,可否留下家乡地址,择日定登门再谢。老奶奶嘴角略笑:我家天空彩云飘、土沟遍生地梨苗。人们沉思之时,老奶奶已不见身影。一天,一个传奇消息传遍当地。一朵七彩祥云出现在当地北方,许多人追云而去,却发现,彩云下面是绿葱葱的苗子,旺盛的苗子长满了这里的一道土水沟,而这道土水沟就是泰山老奶奶在此升天的地方,人们方才大悟,回想着泰山老奶奶的话,纷纷磕头敬谢。后来,当地人把这片生机勃勃、绿意昂然的土水沟尊称为地梨湾,以怀念这位可亲可敬的老奶奶。人们一提起地梨湾,便想起老奶奶,当地人为感激与泰山老奶奶有着知遇之恩并拯救她于苦难的玉皇大帝,在地梨湾东南200米处修建了一座气势辉宏的玉皇堂,供奉香火长年不断,这香火中承载着人们对泰山老奶奶的一种绝对崇拜。
    关于泰山老奶奶的传说故事在徂徕山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建议有关部门组建专题小组进行收集整理,然后进行编撰,一是申报国家级非遗,另一个就是根据传说,将徂徕山的有关景点进行整修,加以说明,让人们能够在旅游中听着传说看实物,增加徂徕山旅游的乐趣,加深对于民俗的了解,丰富文化旅游的内涵,顺理成章地纳入祈福文化,让人们在旅游之中为家人祝福,为自己祈福,增加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