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制造企业减负政策没落实
2014-10-29
大公财经讯,浙江绍兴一家纺织企业的税费明细帐:一件报价75元的衣服,面料和辅料成本50元,加工费25元。
在加工费中,需缴纳国税3.63元,地方教育附加税0.44元,水利基金0.02元,社保费用2.77元,总的税费6.86元,这样实际的税费负担达到了27.44%。
虽然上述税费很高,但对于企业而言,这是可以算得出来、有预见性的。
还有高得离谱的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江苏一家纺织服装企业负责人感叹,用于公共支出和民生保障的收费企业应该支持,但是政府部门在设定收费项目上随意性太大。
经常是随便发个文件就要企业掏钱,甚至某个事业单位缺钱了,也要企业交钱来养活他们,真是莫名其妙。
更有甚者,由于一些企业停产倒闭而无法交税,税务部门为了完成收税任务,就把税款转嫁到尚能盈利的企业身上,导致企业不堪重负。
与此同时,浙商投资研究会一位负责人注意到,随着一些地方土地财政能力逐步丧失,对企业征税、罚款就加大了力度,以开辟新“财源”。
在这样的背景下,虽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不少的结构性减税措施,但来自江苏省工商联和浙江省工商联的调查皆显示,仍有不少企业感到税负明显加重。
江苏省工商联今年上半年对该省200多家小微企业的调研发现,对于执行新的小微企业税收政策以来的企业负担情况,
45.7%的企业表示和以前一样,反映负担减轻的企业占比29.8%,还有11.2%的企业负担有所加重。
另据浙江省工商联上个季度的一次专项调研结果显示,感到税负明显加重的企业占23.3%,认为有所加重的企业占50%,基本一样的占16.7%,即七成以上企业认为税费负担加重。
这一方面说明目前小微企业的税费负担总体上还很重;
另一方面,尽管各级政府出台了很多为小微企业减轻负担的政策,但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