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制造业是走出低迷的路径
2014-10-31
道之于2014/7/5发布在凯迪社区>猫眼看人
中国制造业面临许多严重问题,在目前几乎不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条件:
一、高昂的成本
1、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能源成本、税负成本、资金成本、运输成本、地租成本、材料成本、通讯成本等直接成本都居高不下,毫无优势。
2、由于政策的多变,使企业命运难以把握,决策难以自主,风险极高,企业生存成本高,最终转化为产品成本。
3、公共服务成本高。中国官府管的多、管的宽,而且管的贵。在国外不花钱的事在国内你花钱都可能办不了,不仅费钱、费人力还费时间。
4、商业合作成本高:由于中国不是一个法治社会,诚信缺失,商业合作成本高昂,动不动赔钱都是小事。
5、企业的社会负担日益加重:本该政府承担的义务,正在被强加到企业头上,比如高昂的社保缴费,水利教育,残疾等附加收费。
6、日益恶化的环境因素,导致企业经营的自然资源成本大增。
二、日益萎缩的市场:欧美都自己制造了,内需一直就是个笑话,经济一不景气更加笑话。权贵们也就买点奢侈品,
三、由于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生意永远无法成为事业,急功近利的粗放经营使得制造业更加雪上加霜。
四、创立能力、产品设计能力匮乏,核心的东西自己做不了,大钱中国企业赚不到。
五、技术水平低劣,连个好螺丝都造不出来,很多产品的核心技术都不具备。
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革才能谈起重振制造业。